11月6日下午,文法学院青年博士论坛在503会议室举行。学院全体高学历、高职称教师齐聚一堂,共同参与此次学术交流活动。论坛由副院长王伟琴主持,特别邀请李竹筠博士作题为《愚者一得:国社科项目申报的心路历程》的专题报告。
在报告中,李竹筠博士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的核心环节,从选题、申报、心态三大维度展开深度分享。在选题环节,李竹筠博士强调“研究领域的人地相宜”,建议教师结合地域特色与学校特色精准定位研究方向,确保选题既符合国家战略需求,又能发挥自身及学院的研究优势。在申报环节,李竹筠博士重点推荐了《人文社科项目申报300问》《申报指导手册》等实用资料,指出申报书撰写需遵循“宏观微察实问实答”原则,注重“源自于实践、坐实于策略”,通过学习典型示例掌握撰写技巧,同时特别提醒要凸显申报书及研究成果的“理论增量”,并做好前期成果梳理与出版推荐工作。在心态建设方面,李竹筠博士认为应该积极克服羞耻感,容纳挫败感,以坚定的信心和持久的耐心投入申报工作。参会教师围绕李竹筠博士分享的申报思路与方法展开热烈研讨,同时就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流程、材料准备要点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交流,现场学术氛围浓厚,互动效果显著。
论坛最后,学院院长张红霞教授作总结点评。张院长指出,文法学院始终重视科研工作,经过多年积累已形成厚实的科研基础,而博士群体与教授团队作为学院科研工作的核心主力军,是推动学院科研水平提升的关键力量。同时,张红霞院长以兄弟学院教师成功申报省级项目的案例为切入点,鼓励学院全体博士、教授充分借鉴优秀经验,主动把握国社科项目申报机遇,在选题环节精准对接学科优势与国家需求,在申报过程中精心打磨申报书、凸显研究创新价值,同时以积极心态面对申报过程中的挑战,力争在未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中取得突破,为学院科研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青年博士论坛由文法学院“文法论坛”发展而来,自创办以来始终立足于学院学科发展需求,以“启迪智慧,交流思想”为核心宗旨,致力于搭建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,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七次学术活动,为推动学院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